城建勁旅的凝固篇章
李榮安
六十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似乎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回望祖國60年卻經歷了不平凡的歷史,恰如一條長河、一幅巨畫、一支戰歌、一首史詩,使我們祖國走向獨立、自主、繁榮和富強,中華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誕生于共和國剛剛起步的1950年,和太原市的建設一樣萬業待興,并州這塊豐厚而廣袤的土地就成了我們施展才華的舞臺。
公司從建國初期的“營造廠”、“木業社”合并改造成只具有拆城墻、修平房一般修繕水平的工程隊,如今已發展成為經國家建設部審定的一級大型施工企業,并通過了ISO9002和UK皇家國際質量認證,取得了走向國際市場的資格。一建人從零起步,嚴格職業培訓,狠抓技術管理,如今,公司已擁有一支由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雄厚的技術力量,加上各類先進齊全的施工機械設備,年生產能力10億元以上產值。鳥瞰并州古城,漫步迎澤十里長街,徜徉學校醫院,穿梭住宅商店,隨處可見太原一建人裝點并州的業績,遍地都有太原一建為建設太原建樹的豐碑。七十年代末,太原一建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季節。裝備精良、技術過硬的企業成為解放路改造的主力軍。八十年代初,太原市興建食品一條街,公司又承接了了三分之一的工程,緊接著,又用智慧的雙手讓“三晉”與“天龍”等大廈巍然挺立于并州大地上。回首以往,可以自豪地說,在太原城市的每一步建設與發展中都能找到太原一建人的足跡與身影。59年末,公司承建交付使用的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從重點工程中道路橋梁的建設到政府的辦公大樓;從住宅小區到賓館飯店;從學校醫院到體育館、文化宮一些文化體育設施;從紀念館到亭臺樓閣仿古建筑,在太原市太原一建的作品觸目皆是,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把太原一建的典型和代表建筑連貫起來,就是一部簡明的太原解放后的城建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在并州人的記憶中變成了時代的象征,記錄歷史的變遷,見證社會的發展。古老的并州城容顏日漸秀麗,顯露出現代都市的風范,這其中凝聚這我們建筑工人的心血與汗水,業承載著我們的光榮與夢想。僅以施工產值為例,1953年全年完成1327萬元,2009年預計完成10億元,為建廠初期的75.4倍,省市歷屆領導廣為太原一建提詞給予高度贊譽:原市委書記五云龍贊譽為“城建勁旅”,原市長曹中厚題詞“裝點省城勞苦功高”,原市人大主任李維德題詞“依法管理企業,爭創一流水平”,原市政協主席董藝題詞“建設太原鑄豐碑”,原副市長王曉林題詞“以質量求生存,靠管理求效益”,在強手如林的同行中,太原一建人以勤勞、謙遜、敬業的精神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好評,也贏得了上級部門和全社會的廣泛贊譽,自1978年以來,公司連續多年被省市政府有關部門授予模范企業、先進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廉政建設和經濟效益雙佳單位,公司黨委多年被評為先進黨組織。公司工會被省市總工會授予模范職工之家稱號。太原一建始終堅持以社會做奉獻為神圣責任,哪里有困難,哪里有災情,太原一建總是政府的突擊隊、搶險隊、領先軍。在抗非典疾情期間果斷承擔了太原市非典醫院建設的突擊戰任務,在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太原一建主動請戰,做為太原市政府的主力軍隊伍,公司黨委書記、經理王貴聰親自帶隊趕赴災區汶川,冒著余震不斷危險,經過60天的艱苦奮戰圓滿完成任務凱旋歸來。受到災區政府和太原市政府的高度贊揚。
不懈努力發展,著著追求創新是太原一建的堅強品格,總是把昨天的功績成就當作今天的經驗,緊隨時代奔涌的大潮將企業推向新的起點,當前公司上下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堅持一切從企業實際出發,一切從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出發,一切從有利于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出發的工作方針,順應市場發展變化,努力推進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譜寫更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