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建與共和國一起成長
五分公司
六十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六十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二00九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六十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只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后,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并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山西省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與祖國一起成長,成立于1950年。當時,企業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設備簡陋,垂直運輸靠人拉肩挑,工程質量差、工期長、一棟六層混合結構的宿舍樓需要兩三年才能夠完工;經濟效益低下、而且,只能構建一些小型建筑物。經過59年的風風雨雨,59年的艱辛,59年的拼搏,59年的磨練、59年的艱苦創業,現在成為三晉建筑主力企業,成為全國建筑500強企業。
太原一建59年在建筑業的發展成就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50年,由于當時組建單位,人員來自于太原房屋修善隊、個體戶;施工機械設備幾乎沒有,運輸主要靠平車、小推車,起重靠技巧,人拉肩挑,施工全靠人力來解決。所以施工技術落后,工程質量差,施工工期長,遠遠達不到當時社會的要求。經過十幾年企業的不斷增強、增大,使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建制健全,企業初具規模,成為建設太原市的一支建筑主力軍,為建設太原市、改造太原市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特別是在改革開發初期,建筑業的改革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中率先推開,初步形成管理規范,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太原一建也不例外積極擠身與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中,求生存、謀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業由過去被看作的消費性部門,變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物質生產部門。1984年國家把建筑業改革作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國務院下發《關于改革建筑業和基本建設管理體制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建筑業的各項改革全面展開
在企業內部推行承發包制度,推行招標承包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推行勞動合同制;改革施工企業自主控制質量辦法,形成企業自控、社會監理、政府監督的工程質量管理體制;改革企業經營管理辦法,全面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改革對建筑企業的管理辦法,從1985年開始,對建筑企業實行資質等級考核,全面實行資質管理。這一時期,太原市以市建總公司、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為代表的大中型建筑企業改革全面展開,企業實行了承包經營責任制,在企業內部,全面推行項目管理制、設備租賃制和內部銀行制,企業發展處于全省同行業領先水平,同時鄉鎮建筑企業發展迅速,農村建筑隊伍進城施工。為配合建筑業的改革與發展,加強建筑企業管理,市政府成立了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管理市場等建筑業管理機構。為規范建筑業管理,促進建筑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1992—1998年,建筑業管理體制不斷完善,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我市建筑業改革與發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太原一建緊跟形勢,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實現企業制度創新;以調整產業結構為重點,以科學管理為核心,建立和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企業管理職責、制度、辦法八冊,以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改善企業外部環境為目的,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
在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市場管理、教育培訓等得到加強,企業整體素質有明顯提高。一是嚴格按照招標投標制度承攬工程,用《山西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條例》和《太原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企業行為,用企業真正的實力承攬省內外工程項目;使企業從原來年承攬幾千萬元到一億元再到幾個億直到現在十幾億的工程量。二是工程質量管理進一步加強,工程質量穩步提高。開展了“治理工程質量通病”行動,設立了“文明示范”工程,設立雙創基金,為“雙創”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高了企業創優意識,使企業多次獲得建設部、省優市優、魯班獎、汾河杯等質量獎和榮譽,2008年企業成為業主信得過企業。
三、1998年—2002年,建筑業管理進入法制化,企業發展走向集團化。為了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推行工程項目監督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工程質量管理制度以及有關法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配合《建筑法》的貫徹落實。結合實際制定出太原一建《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企業和工程建設法規體系,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建筑安裝企業制度、工程招標投標制度、質量監督制度、安全監督制度、施工圖審查制度、工程竣工備案制度等。
四、2003年以來,建筑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企業規模實力不斷提高,科技教育工作得到加強。
我市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引擎和動力,同時公司根據建筑市場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太原一建”的總體目標,加大企業結構調整,由過去單一承擔的主營土建、安裝,普通建筑工程;發展到現在高大尖端高科技工程、裝飾裝修工程、鋼結構工程、樁基工程、道路橋梁工程等全面性而且具有實力的企業,成為太原市龍頭企業。企業改革改制基本完成,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建立,太原一建通過ISO90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企業進入健康穩定發展時期。
在企業穩步發展中,加大新型墻材與建筑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力度。積極響應政府出臺了《新型墻體材料發展應用與建筑節能管理規定》這一個規定,標志著企業對新型墻材發展應用和建筑節能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軌道,施工節能實現了從工程設計、圖紙審查、施工、材料的使用和選擇,工程質量、工程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全面推行。
五、是科技教育成果顯著。太原一建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注重培養人才、發現人才、使用人才,為人才搭設施展和發揮才能的平臺,累計培訓各類建筑師、造價師、經濟師、工程師、結構師、會計師等職業資格和項目經理、中級崗位、技術工人、特殊工種等926人次。以建設部提出建筑業重點推廣應用10項新技術,在太原一建作出積極響應,成立專門技術攻關小組,大力開展全員性質量管理活動,我市在歷屆QC活動成績斐然,共獲得一等獎11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29項。回顧太原一建的59年歷程,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太原一建人素質不斷提高;實力不斷增強;現已成為省內的一支建筑主力軍,為山西、太原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做出積極的貢獻。
今年十月一日是偉大的祖國誕辰60周年,是中國人民昂頭挺胸、當家作主與祖國風雨同舟的60年,是中國人民艱辛探索、成功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60年,是神州大地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60年,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60年。在全國人民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太原一建人歡欣鼓舞,以滿腔的工作熱情,為建設晉大地,美化太原,為建設和諧小康社會大干快上,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各項任務指標,為祖國六十華誕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