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施工方案
6.1U型管預制
6.1.1嚴格控制PE管的長度,保證每根管的長度都是垂直孔的設計深度。將管件與PE管相熔接并進行壓力試驗,以確保完好,無滲漏。充水并封帽,以免下管和存放過程中的沙土等污物進入U型管內。綁捆前部,使管頭部有1m-2m是直的,以便于下管。垂直管采用PE100,SDR11塑料管材和管件。
6.1.2管材切割操作,當管徑≤de50時,采用旋轉切刀,刀片垂直管子外壁,緊刀時不應太緊,先旋繞一周刻出切割線后,每轉一周旋進一定吃刀深度(一般控制在管壁厚度的1/4-1/2之間),管子快割斷時,放慢轉動,防止斷管跌落。切斷處,管口內縮頸部分應用擴孔錐刀,或用圓銼消除管口內倒角。也可以用專用管剪切斷:管剪刀片卡口應調整到與所斷管徑相符,旋轉切斷時應均勻用力,切斷后,斷口處應用配套整圓器整圓。當管徑>de50時,采用手工木工鋸,鋸片垂直管子外壁,前后拉動手鋸,盡量保與管壁的垂直。一定要鋸到管底,嚴禁在最后擰斷。也可采用電動鋸,同樣方法操作,相比,電動比手動的端面與軸線的垂直度要好。
6.1.3連接 PE管
1)熱熔承插連接
a)熱熔承插連接應采用質量可靠的熱熔機具,便攜式熔接工具適用于dn≤63mm管道及系統最后連接,臺式熔接機具適用于dn≥63mm管道預裝備連接。管材端口外部宜進行坡口,坡角不宜小于30度且管材表面坡口長度不宜大于4.0mm;
b)應測量并核對管件承口長度,在管材插入端標出插入長度;應用潔凈棉布擦凈管材、管件待連接面和熱熔承插連接工具的加熱面上的污物;用熱熔承插連接工具加熱管材插口外表面秋管件承口內表面,加熱時間、加熱溫度應滿足熱熔承插連接工具生產企業和管材、管件生產企業的要求;
c)加熱完畢,連接件應迅速脫離加熱器,并應用均勻外力將管材插口插入管件承口內,至管材插入長度的標記位置,且應使管件承口端部形成均勻凸緣;
d)熱熔承插連接保壓、冷卻時間應滿足熱熔承插連接工具生產企業和管材、管件生產企業的要求。
e)PE管熱熔連接技術要求
管子外徑(mm) | 熔接深度(mm) | 加熱時間(s) | 保持時間(s) |
20 | 15 | 5 | 15 |
25 | 18 | 5 | 15 |
32 | 20 | 8 | 20 |
40 | 22 | 12 | 20 |
50 | 25 | 18 | 30 |
63 | 28 | 24 | 30 |
2)熱熔對接:
a)管材外徑dn≥63mm的PE管均可采用熱熔對接方式連接,該方法經濟可靠,其接在承拉和承壓時都比管材本具有更高強度。熱熔連接溫度:200~210.使用該方法時,設備僅需熱熔對接機,步驟如下:
b)在熱熔對接連接工具上,應校直對應的待連接件,使其在同一軸線上,錯邊不宜大于壁厚的10%;應用熱熔對接連接工具上的銑刀銑削待連接的端面,使其與管道軸線垂直,并應保證待連接面能吻合;應用潔凈棉布擦凈管材或管件待連接端面,以及熱熔對接連接工具的加熱面上的污物; 用熱熔對接連接工具加熱連接的端面,加熱時間、加熱溫度應滿足熱熔對接連接工具生產企業和管材、管件生產企業的要求;
c)加熱完畢,待連接件應迅速脫離加熱器,并用均勻外力使待連接件端面完全接觸,在接頭處形成均勻的∞型凸緣;
d)熱熔對接連接保壓、冷卻時間應滿足熱熔對接連接工具生產企業和管材、管件生產企業的要求。
3)PE管給水管道試壓,沖洗、排氣
試壓時應注意,PE管組對完畢,進行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壓力試驗; 試驗介質一般采用水,其溫度不宜超過40℃; 試驗壓力應為管道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設計明確規定的試驗壓力。但不得小于0.6Mpa.
6.2打垂直孔前放線、定位
根據現場情況,依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現場定位,如遇到樁基等應適當的避讓。
6.3鉆孔
鉆孔是豎直埋管換熱器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為保證鉆孔施工完成后孔壁保持完整,孔徑的大小略大于U型管與灌漿管組件的尺寸為宜,一般要求鉆機的鉆頭的直徑根據需要在150mm,鉆進深度為80m.采用常規的正循環鉆進方法。鉆機就位后,用水平尺測量鉆機機座的水平,測量鉆機立軸的垂直度,以保證成孔的垂直度。鉆井過程中產生的泥漿除一部分作為回填材料回填到孔內,其余的集中處理,用車拉到指定存放泥漿地點。
6.4下管
下管是地源熱泵工程中關鍵之一,因為下管的深度決定采取熱量的多少,所以必須保證下管的深度。下管的方法:人工下管、機械下管和重物下管。在鉆孔完畢后,立即進行下管施工。
鉆孔完畢后孔洞內有大量泥漿,由于泥漿的浮力影響,將對下管造成一定的困難;而且由于泥漿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泥沙在靜止時沉積會減少孔洞的有效深度。為此,每鉆完一個孔應及時放入,并采取防止上浮的固定措施。在安裝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套管的內外管同軸度。
下管為80米定制型材,因下管在開挖前,所以實際有部分開挖溝的深度并不利用,但施工中將盡量將其埋在水平溝的底部。根據慣例,該類深度已包含地溝深度計算。
6.5回填
回填工序也稱為灌漿封井,正確的回填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要強化埋管與鉆孔壁之間的傳熱,二是要實現密封的作用,避免地下含水層受到地表水等可能的污染。為了使換熱器具有更好的傳熱性能,回填材料采用鉆井原漿及飽和濕性粘土與沙的混合物。
回填物中不得含有大粒徑的顆粒,確保回灌密實,無空腔,減少傳熱熱阻。當上返泥漿密度與灌注材料的密度相同時,回填過程結束封孔。
6.6垂直管水平連接及水平盤管的施工
將供、回循環管熔接到循環集管上;連接循環集管和管線,并在分隔開的供、回循環管線地溝內將管線引入建筑物內;在回填地溝之前,將管線和循環集管充水并試壓完成。
6.7 PE管施工要求:
管道連接采用熱熔焊接方式,
6.7.1焊接口必須符合施工規范,注意壓接寬度;
6.7.2鉆孔機械定位保證水平度偏差≤1%(企業內部施工規范);
鉆孔深度及埋管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井深誤差不超過2米,保證埋管長度。
6.7.3管材、管件在運輸、裝卸和搬運時,應輕放,不得拋、摔、滾、拖,不得受到油污和化學品污染
6.7.4管材、管件應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庫房或棚內,不得露天堆放。堆放場所應避免陽光曝曬且遠離熱源。嚴禁與油類或化學品混合存放。場地應采取防火措施。
6.7.5管材應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不應局部受壓使管材變形,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5m;管件貯存應成箱存放在貨架上或碼堆在平整地面上,地面上碼堆高度不宜超過1.5m.管材、管件存取應遵守先進先出原則。
6.8空調設備安裝
6.8.1空調設備到現場必須進行開箱檢查。根據供貨合同和設備裝箱單清點數量,根據施工圖紙,核對設備的名稱、型號、機型、電機、傳動連接方式等,還應檢查外表是否有明顯變形或銹蝕、碰傷等。檢查核對數據應做好記錄,填寫《設備開箱記錄表》,并由建設單位代表、供貨商、施工方共同簽字,檢查資料作為竣工資料備用,應做好保存。
設備開箱檢查完畢后,符合要求的設備做好保管或直接搬運至現場安裝。設備在安裝前開箱檢查驗收必須邀請建設方代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進行,并做好記錄和會簽。
設備開箱驗收內容:核對設備型號、規格、性能參數是否與設計圖相符,外觀檢查設備有無碰傷、銹蝕、變形、檢查產品合格證和技術文件是否齊全等,按清單核對隨機帶來附件是否齊備等。
6.8.2設備運輸方法。空調設備分布在建筑物各層,其垂直運輸主要利用土建單位的塔吊運輸,重量較小的利用施工電梯或樓梯進行垂直運輸,人工進行搬運,水平運輸采用叉車或人工進行搬運。 設備運輸,應注意搬運和吊裝的繩子不能捆在轉子、機殼和軸承蓋上,綁扎的繩索應固定在設備的吊裝孔(位)上。吊裝時應注意安裝方位及順序。
6.8.3設備安裝
安裝基本要求
設備卸車就位吊裝搬運:大型設備運到現場后應根據現場情況編制吊裝搬運就位方案,經批準后才能實施吊裝搬運。落地安裝的空調機,吊頂式空調器和盤管風機等設備,必須利用施工平板車運到各區位,再用板車運到安裝地后用手拉葫蘆吊裝。
設備安裝應在土建主體封頂,樓地面工程施工結束,無帶水濕作業后才能進行。吊頂內安裝的空調機和風機盤管必須在室內吊頂前完工。主要設備安裝工藝:
1)地源熱泵水-水機組的安裝工藝有以下幾點:
a)安裝前準備工作
按照設計圖紙尺寸放出縱向和橫向安裝基準線;
由基礎的幾何尺寸定出基礎中心線;
比較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確定最后的安裝基準線。若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很少,則按基礎中心線作安裝基準線安裝;若偏差較大,則修改設備基礎以達到安裝基準線要求。
安裝基準線確定后,對設備底座位置進行定位,定出底座墊板的位置。
用水準儀測出底座墊板位的標高,確定安裝的標高基準。
b)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按如下次序進行安裝:
底板位用水平儀最高點調水平,要求縱橫方向誤差不超過1/1000;
c)設備就位;
用液壓千斤頂將設備頂至一定的高度;
安裝橡膠減震墊;
將設備放下,置于減振墊上;
精調設備安裝水平度和垂直度。用加減薄鋼片的方法進行調整,薄鋼片每組不超過3塊,設備調平后用點焊固定。
2)冷凍水泵、冷卻水泵的安裝,本工程選用的水泵為整體出廠,整體安裝。
a)安裝前準備工作:
按照設計圖紙尺寸放出縱向和橫向安裝基準線;
由基礎的幾何尺寸定出基礎中心線;
比較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確定最后的安裝基準線。若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很少,則按基礎中心線作安裝基準線安裝;若偏差較大,則修改設備基礎以達到安裝基準線要求。
安裝基準線確定后,對設備底座位置定位,定出地腳螺栓的位置。
地腳螺栓處打麻面,要求盡可能平整。
用水準儀測出地腳螺栓位的標高,確定安裝的標高基準。
b)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按如下次序進行安裝:
將設備放下,置于減振墊上;
精調設備安裝水平度和垂直度。用加減薄鋼片的方法進行調整,薄鋼片每組不超過3塊,設備調平后用點焊固定。
c)水泵安裝成品保護
泵進出口堵蓋在配管前不應拆除,以防雜物進入泵體;
泵配管時,管子及閥門內部和管端應清洗潔凈,清除雜物,管子重量不得直接承受在泵體上,相互連接的法蘭端面應平行。管道與泵連接后,應復檢泵的原找正精度,當發現管道連接引起偏差時,應調整管道;
管道與泵連接后,不應在泵上進行焊接和氣割,當確實需要時,應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應防止焊渣進入泵內。
3)冷卻塔的安裝
冷卻塔安裝應注意對冷卻塔各支撐及基礎進行找平找正,以保證各冷卻塔積水盤水位相同;布水器的孔眼不能堵塞和彎曲變形,旋轉部分必須靈活;噴水出口應水平、方向一致,不能垂直向下;拼接處平整、嚴密、牢固。
4)風機盤管安裝:
a)機組搬運時應輕拿輕放,切勿將手伸入風機蝸殼內搬抬,以免造成葉輪變形,增加噪聲,影響使用效果。
b)風機盤管吊裝時,應做到使上平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內。管道與盤管進出水管連接時,不可施力過猛,避免造成機內聯接銅管扭裂而漏水。接口填料采用生料帶。
c)風機盤管安裝前,注意清洗進出水管道,水質要清潔。設備長途運輸和裝卸過程中可能受到強烈震動,因此,設備未吊裝之前,每臺應做通電運行檢查,并用水壓機檢查是否漏水。
d)機組回水管設有放氣閥,運行前需要將放氣閥打開,待盤管及管路內空氣排凈后再關閉放氣閥。
e)風機盤管接線時,應嚴格按照“電氣連接線路圖”連接,安裝溫控開關時,確保接線正確,切勿接錯,以免燒壞電機。機組安裝結束,先用手轉動風輪,無機械摩擦聲,方可接通電源檢查風輪旋轉方向。
f)系統安裝結束進行管道沖洗時,機組的進出水管應用管道短接,脫開機組。
6.8.4空調風管系統安裝
1)施工準備
a)作業條件
空調風管系統的安裝,要在建筑物圍護結構施工完,障礙物已清理,地面無雜物的條件下進行檢查現場預留孔洞位置、尺寸應符合圖紙要求,每邊比實際截面大100mm.作業地點要有相應的輔助設施,如梯子、架安全防護、消防器材,并有施工員的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b)材料要求
各類板板材、管材等應有質量證明文件(包括出廠合格證、質量合格證明及檢測報告等)和產品清單。
風管成品不允許有變形、扭曲、開裂、孔洞、法蘭脫落、開焊、漏鉚、漏打螺栓孔等缺陷。
2)質量要求
風管系統安裝質量要求符合《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的規定。
3)操作工藝
a)按設計要求并參照土建基準線找出風管標高。
b)制作吊架及高吊點
c)標高確定后,按照風管系統所在的空間位置,確定風管支、吊架形式。
4)吊點的設置
a) 膨脹螺栓法:特點是施工靈活、準確、快速。
b)專用卡具法:安裝在鋼結構屋架內的管道,當其支架不允許直接焊接在屋架鋼桁架上時,應根據桁架鋼管直徑,制作專用卡具,風管吊架固定在卡具上。
5)安裝吊架
a)按風管的中心線找了吊桿敷設位置,單吊桿在風管的中心線上,雙吊桿可以按托盤的螺孔間距或風管的中心線對稱安裝。
b)吊桿根據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掛在吊件上,焊接后應涂防銹漆。
c)當風管較長時,需要安裝一排支架時,可先把兩端安好,然后以兩端的支架為基準,用拉線法找出中間支架的標高進行安裝。
d)立管安裝時,應先把最上面的一個管件固定好,再用線錘在中心處吊線,下面的管卡即可按線進行固定。
5)風管支吊架的間距
a)風管支吊架間距如無設計要求時,對不保溫風管應符合下表的要求。對于保溫風管、支、吊架間距無設計要求時,按下表間距要求乘以0.85。
矩形風管長邊尺寸 | 水平風管間中距 | 垂直風管間距 | 最小吊架數 |
≤400mm | 大于4m | 不大于4m | 2付 |
400~1000mmm | 大于3m | 不大于3m | 2付 |
≥1000mm | 大于2m | 不大于2m | 2付 |
b)支吊架不得安裝在風口、閥門檢查孔等處,以免妨礙操作。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蘭上。
c)風管排列安裝
法蘭連接:為保證法蘭接口嚴密性,法蘭之間應有墊料。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法蘭墊料按下表選用。
法蘭表面應干凈無異物;法蘭墊料不能擠入或凸入管內,否則會增大流動阻力,增加管內積塵;法蘭連接后,嚴禁往法蘭縫隙填塞墊料;連接法蘭的螺母應在同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