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建黨91周年。這90年來的艱苦卓絕,成就了90年來的榮耀輝煌,90多年來,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帶領全國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建設繁榮昌盛富強的新中國。黨的十八大召開,將這種輝煌傳承。 聆聽了十八大報告,最深的體會可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第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第三,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標準。報告自始至終貫穿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與十年工作的總結完全符合實際情況。十年來國家的巨大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是廣大群眾有目共睹、感同身受的。 十八大報告奏響科學發展“進行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 1、一個主題:十八大報告開宗明義,明確大會的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2、兩個“宏偉目標”:在十八大報告中,被稱為宏偉目標的有兩項內容。第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第二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小康社會與文化強國并稱為“宏偉目標”,這也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具體體現。 3、三個強國: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三個強國建設,其一是文化強國,其二是人才強國,其三是海洋強國。這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體現,標志著我們國家建設方面新的開拓,體現出國家建設的統籌發展。 4、經濟建設新“四化”:十八大高中提出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有人稱之為“新四化”。這是我們立足中國實際,瞄準時代和世界發展趨勢所確立的經濟社會發展方向。 5、五位一體布局: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建設布局,新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對科學發展觀的貫徹,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6、社會建設六項內容:教育、就業、收入、保障、健康和管理。這些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要看到問題、看到成績、看到希望,從這些方面進一步發展完善,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 7、政治建設七個方面:一是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二是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三是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六是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七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8、八個“必須堅持”:我想這是十八大報告的一個總基調、總要求,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9、黨的建設八項要求:在黨的建設方面,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三是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五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六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七是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八是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報告自始至終貫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標準。堅持事求是和與時俱進,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除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來自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這是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和力量所在。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和政策主張,都是人民利益的科學體現。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要求,包括幾個必須:保障人民主體地位、解放發展生產力、推動改革開放、保障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世界和平發展等,都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尤其是提出的科學發展等一系列設想,保護生態,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等,更是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一起來。在新形勢下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的福祉,表明中國共產黨的理論綱領政策主張,更加緊密地同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憂人民所憂,把人民幸福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總之,實事求是對待成績和問題、以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推動改革開放,解決問題,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這將保證中國共產黨在今后帶領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體現了我國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黨的報告明確提出了建成小康社會,是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對全世界的鄭重昭告,同時指明了未來五年非同尋常的歷史方位,及其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意義。 就像胡總書記所說的我們要永遠熱愛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偉大的中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