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踏入建校大門的那一刻起,內心洋溢著說不出來的自豪和高興,對建筑的形體充滿著天真的好奇,對自己將來能夠成為工程師那種高瞻遠矚的規劃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轉眼三年的大學時光過去了,對建筑的好奇逐步的轉變為復雜的研究和實踐中認識建筑。
轉眼間我來到了工地成為一名實習生,艱苦的生火條件以及枯燥的生活環境讓我開始有點后悔選擇這個行業。但殘酷的現實讓我選擇了堅持,經過慢慢的熟悉之后,開始能夠適應了這樣的環境,圖紙也逐步的能夠熟悉并且運用到實踐。但是在沒有多長時間后發生了一起讓我不堪入目的事情,工人從三樓的預留洞口摔到了二層,最為嚴重的是頭部先著地。項目經理馬上撥打救護電話后,安排工友將傷者扶到一邊,救護車及時的出現在現場,將受傷工人用擔架抬上了車,經搶救后算是保住了性命,但有可能失憶或者嚴重后成為植物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傷者的家屬痛哭流淚,而作為項目部的一員內心更是如刀絞一般的難受。突然間對建筑的認識發生了質的轉變。一開始認為抓好工程質量才是第一位的,現在卻發現沒有了安全,質量已經失去了意義。
面對這起突如其來的事故,讓我總結出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對于國家明令要求的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愛護和保護人的生命不受損害。安全是一種尊嚴,它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安全是一種文明,是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和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安全是人生幸福的港灣。有了安全,才有歡樂和溫暖,有了安全,才會擁有美麗的人生。
身為一建的一名員工,我們必須充分了解自身崗位的專業知識,認真學習安全制度。每一條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都是在一起起血的經驗教訓中積累而來,它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而是指引我們正確前行的航標,只要我們認真的學習,嚴格的執行,“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進行每一項工作時,首先要問問自己,“這樣做違章嗎,安全嗎?”。目的就是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植入我們的大腦,培養正確的安全行為觀,每一項工作都有其特殊性,我們不能以經驗辦事,才能杜絕一切習慣性違章,有些人明知道一些行為是違章的,就是嫌麻煩不愿改,認為一直都是這樣干的,不會那么巧就出事的。這樣的心理其實就是安全意識麻痹的表現。要知道,任何的違章行為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危險的邊緣,是要受懲罰的。
一聲聲的提醒與忠告,常常避免了悲劇的發生。作為從事建筑生產的企業,我們更是將安全工作放在了重要日程,年年講、月月談、天天抓、時時緊。從點滴做起,嚴格要求,一絲不茍,為筑起安全大堤而努力著。然而,就是有個別人視忠言為耳邊風,于是一時的疏忽,一次小小失誤給個人帶來痛苦,給家庭蒙上陰影,給企業帶來負擔和損失。生命是珍貴的,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一個個血淋淋的事故,再看一看那不再完整的家的時候,酸澀在眼,悲痛在心,是什么讓悲劇重演,安全的特殊性體現在哪里?各種用鮮血和生命換取的安全規程似乎在向人們詮釋一個道理:你,藐視它的存在,它,就藐視你的生命。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現在我們的思想上,安全意識不足、現場管理不嚴,工作掉以輕心等等方面。想一想,還有什么比“三違”更可怕,還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更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可貴呢?安全為天,是我們的安全理念,在這個“天”下,讓我們把安全生產比喻成一臺正常運轉的機器,那么,我們每位職工就是一顆顆螺母,這就需要我們時常擰一擰設備的螺母,聽一聽電機里的聲音,看一看儀表上的變化。用“三心二意”即工作上的“專心、細心、耐心”,思想上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時刻繃緊安全之弦。從“要我安全”轉向“我要安全”、“我應安全”、“我能安全”及“我懂安全”上,使安全意識有質的飛躍,哪怕這種飛躍通過反復的、經常的安全再教育也在所不惜。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是啊,這個責任,不僅僅關系著我們的企業,更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我們要知道,沒有安全,企業就談不上發展;沒有安全,也談不上我們個人的生存;沒有安全,我們的幸福,我們的未來又從何而來呢?為了我們的企業,為了我們的家庭,為了我們自己,請把你的安全思想牢牢樹立。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做到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就一定能把好我們的安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