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心得體會
直屬分公司黨支部 趙云江
王董事長沒有妄自尊大把我們集團公司宣傳為大型企業,也沒有妄自菲薄把我們集團公司定性為小型企業,而是準確的定位為中型企業,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集團的高層領導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工作的。
從黨十二大開始,《中國共產黨章程》一直明確規定:“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
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明確界定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事實”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去研究。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實事求是”應該理解為主觀符合客觀、客觀反映主觀,只有尊重客觀實在,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能逐步探索和掌握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性,從而獲得改造客觀世界的更有力、更有效的工具。
毛澤東以其“中國氣派”和特有的思想、文化、價值傳統,將列寧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概括、提煉、改造為“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不僅強調要從具體實際出發,而且還特別突出了在實踐過程中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要點。這樣一種理論思考是對我國五千年思想文化源流和現實中的革命實踐主題及根本需要所實現的空前深廣的“視域融合”,體現了非凡的思想創造力。正是通過這樣一種“視域融合”,才真正實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性的“實事求是”,即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基本國情的革命道路。鄧小平明確提出解放思想、實事實是,拓展了“實事求是”的原有內涵。“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結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這里之所以強調“解放思想”,不僅是因為“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精神的一致性,更是因為“實事求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具有新的取向和抉擇。這是鄧小平對“實事求是”的時代性把握和深刻揭示。江澤民根據新世紀國際國內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進一步提出“與時俱進”的新論斷,體現了他作為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者,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高度自覺和戰略性運用。顯然,在江澤民高屋建瓴的理論視界內,不“與時俱進”,就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論述。他說:“在歷史上的一些時期,我們曾經犯過錯誤甚至遇到嚴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當時的指導思想脫離了中國實際。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在挫折中奮起,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復和堅持貫徹了實事求是。”實踐反復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在世情、國情和黨情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世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更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人民偉大復興的重要思想路線。 與時俱進要求人們要有一種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緊迫感,一種深切的歷史憂患意識,一種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一種不甘落后、奮起直追、實現民族復興的雄心壯志和能力。與時俱進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線的時代性。與時俱進要求黨的理論和人們的認識要跟上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不僅要與時代同步,正確反映時代的主題和本質,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認清并把握時代和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進而始終站在時代發展和世界潮流的前列,否則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與時俱進昭示和要求人們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眼光,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既要著眼國內,也要著眼世界;既要著眼現實,也要著眼未來。只有把這些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對大局了然于胸,才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思想路線自身就是一個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體系,它將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我們的企業凝聚力比較高,但是目前市場份額比較少,所以我們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我們要嚴格接受“三個一切”,“一切從企業實際出發,一切從職工根本利益出發,一切從企業長遠利益出發”經營方針工作,相信大家同舟共濟,實事求是,拼搏進取,一定會把太原一建集團打造成百年企業。
直屬分公司黨支部 趙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