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化、持續性的大學校園規劃設計
近幾年,在全國大學城爭先恐后做“大”文章的同時,大學新校園規劃建設的“大而奢華”之風也漸成氣候,新校區動則幾十公頃甚至幾平方公里,校園如同公園。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土地資源十分寶貴,近來國家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其中對土地的嚴格控制,是宏觀調控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無論是從國情還是從政策出發,充分、高效地利用校園用地是本次規劃追求的目標。
新校園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校園規劃應該從校園建設出發,滿足校園階段的完整性;從時代發展需求出發,應對汽車時代的到來;從“以教學為核心”出發,為教學設施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體現校園建設的可持續性。
江蘇商業管理干部學院江寧新校區規劃設計正是從集約化和持續性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1、概況
江蘇商業管理干部學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和管理干部的高校,也是全國建院較早的管理干部學院之一。
為了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學院決定在江寧大學城建設新校區。新校區規劃占地52.29公頃,在校生規模6000人。
學院所在的江寧大學城,距離南京主城區約10公里,距離江寧中心區3公里;大學城由大學集中區、資源共享區、科研產業區三大功能區組成。規劃將形成服務配套、功能完善、生態優良、建筑別具特色的現代化高教名城和區域信息中心。規劃總面積27平方公里,在校生規模12萬人左右。
江蘇商業管理干部學院新校區位于大學城的北部主入口處,大學城60米景觀大道的西南側,處在大學城的共享帶上。校園的西南方向是方山景區,方山也是區域范圍內的制高點。新校區周邊用地已基本確定,其北側和南側分別是在建的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工程學院,東側為規劃的大學城醫療中心。
新校區現狀用地由二個近似于長方形的用地構成,其中北部用地兼顧大學城共享設施,南部用地為主校區用地。學校用地南北長約830米、東西寬約1250米。現狀地形為低緩的丘陵,地面最大高差約15米。用地內大部分為農田,有少量農村居民點和低層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