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在龍城會議室召開《項目成本控制研討會》,會上龍城分公司經理任海鵬就如何控制成本講了四點,我聽了以后深有感觸。他們分公司對一個工程項目就如何施工、從哪里入手、針對哪些問題、從幾個方面找到切入點,這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對于承包方式積極采用分部分項承包,單位工程四個分部工程每一個分項工程中,人工費都有明確的施工單價,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龍城分公司自創自作《附著式提升腳手架》已經建設部鑒定驗收合格,且已經獲得國家專利,使用它可以降低周轉材料成本。
直屬分公司對《施工材料管理》很有一套辦法,會上副經理共闡述了《十章48條》,就他們在施工中材料管理的辦法與大家共享,講解一定的技巧,介紹很有價值的管理經驗。
我坐在會議室里,突然感覺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直覺得汗一直往下流,真是慚愧呀。我覺得本次《項目成本控制研討會》開得很成功,最起碼我找到了工作的盲點,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感覺到自己與同行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我認為要想控制成本,首先了解施工六大要素: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費、施工中必備的技術力量、保證施工正常進行的資金保障、與建設單位、勞務隊簽訂的合同。
工程中標后預算員盡快做一份詳盡的真實的預算來確定工程造價。確定了工程規模就可以編制材料計劃,材料員跑市場、對材料價格進行摸底實行貨比三家,質量對比、性能對比。根據幾何尺寸、建筑高度確定機械規格型號、機械數量。
充分了解市場人工費價格,與定額人工費單價作比較,最后確定勞務承包方式。
施工前編制一份既切合實際又符合施工情況的施工組織設計,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就可以搭設臨建、生活區、辦公區、施工區按照施工標準劃分開來。措施費也跟著同步進行。
我覺得施工大清包不妥當,固然能計算一些施工產值,但我們施工人員不能充分發揮主人翁的態度,沒有整體責任感,逐漸養成懶散、怠慢的工作作風,長此發展下去對自己、對企業有極大的不利。
施工總是處于一個動態的多變的環境中,建設工程具有周期長多樣性的特點,施工中發生設計變更、工程變更這是常有的事,一定要做到簽字的及時性、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工程資料要與工程部位同步,變更也要與工程部位同步。若時間長了,發生了的事情難免會忘記,以免發生扯皮互相推諉現象,給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項目部人工費盡量做到月結月算,材料報耗有清單,機械費結算有明細,力爭做到成本月結清。
以后的工作只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本專業技能,向同行吸取經驗,向姐妹們汲取知識的真諦,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也盡快使自己成長起來。同時要求我們全體人員共同努力,要樹立主人翁的態度,各負其責、各把一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爭取做一個有用的人。
在我公司改制第二個三年計劃的第一年里,在今年精細化管理年中,我們都要樹立一個意識:成本意識。
力爭提高兩個能力:經濟核算能力、精細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