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評論
中新網太原6月25日電(任麗娜)2014年,肩負為“中國經濟轉型探路”重任的山西,步入了轉型綜改建設的第4個年頭。25日,山西省統計局對外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前5個月,山西非煤產業投資占全省工業投資比重超過七成。業界稱,這是中國首個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區釋放的轉型升級新信號。
2010年11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中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從2011年起,山西提出走“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切實抓好傳統非煤產業、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產業轉型路。
統計顯示,2014年1至5月,山西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中,非煤產業投資完成8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6%,占全省工業投資的比重達74.7%,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2%,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0.8%,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經濟產業結構。非煤產業投資的加速,正是山西釋放的轉型升級新信號。在煤炭市場遭遇“寒流”的逆境下,新興非煤產業已成為穩定山西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山西大型煤炭企業晉煤集團近年進軍生物制藥產業,綠色新型建筑項目,雙向物流業,在煤市持續低迷之際,該集團依托這一項項的新興非煤產業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據官方數據顯示,該集團2013年新興產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超百億余元。
山西省煤炭工業協會稱,山西省煤炭工業投資連續3年出現下降,投資熱潮漸退。但同時,煤化工為主的非煤產業投資持續發力。
據了解,山西2014年煤炭行業確定非煤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重點深度推進4條轉型鏈條建設,即煤電一體化產業鏈、煤焦一體化產業鏈、煤氣一體化產業鏈、煤液一體化產業鏈。積極推進轉型綜改項目建設,穩步提高煤炭工業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