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現場預應力混凝土后張預應力液壓張拉施工(不包括構件和塊體制作)。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預應力筋:預應力用的熱處理鋼筋、鋼絲、鋼絞線的品種、規格、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標準,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冷拉Ⅱ、Ⅲ、Ⅳ級鋼筋還應有冷拉后的機械性能試驗報告。
2.1.2 預應力筋的錨具、夾具和連接器的形式,應符合設計及應用技術規程的要求,應有出廠合格證,進入施工現場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的規定進行驗收和組裝件的靜載試驗。
2.1.3 灌漿用的水泥不得低于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按設計要求選用,應有出廠合格證書和復試報告單。
2.1.4 主要機具有:液壓拉伸機、電動高壓油泵、灌漿機具、試模等。
2.2 作業條件
2.2.1 施加預應力的拉伸機已經過校驗并有記錄。試車檢查張拉機具與設備是否正常、可靠,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修理好后才能使用灌漿機具準備就緒。
2.2.2 混凝土構件(或塊體)的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75%.構件(或塊體)的幾個尺寸、外觀質量、預留孔道及埋件應經檢查驗收合格,要拼裝的塊體已拼裝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2.2.3 錨夾具、連接器應準備齊全,并經過檢查驗收。
2.2.4 預應力筋或預應力鋼絲束已制作完畢。
2.2.5 灌漿用的水泥漿(或砂漿)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經試驗確定。
2.2.6 張拉場地平整、暢,張拉的兩端有安全防護措施。
2.2.7 已進行技術交底,并應將預應力筋的張拉噸位與相應的壓力表指針讀數、鋼筋計算伸長值寫在牌上,并掛在明顯位置處,以便操作時觀察掌握。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流程圖見附件)
3.2 檢查構件(或塊體):尤其要認真檢查預應力筋的孔道。其孔道必須保證尺寸與位置正確,平順暢通,無局部彎曲;孔道端部的預埋鋼板應垂直于孔道軸線,孔道接頭處不得漏漿,灌漿孔和排氣孔應符合設計要求的位置??椎啦环弦髸r,要清理或作好處理。
3.3 穿預應力筋:
3.3.1 穿筋前,應檢查鋼筋(或束)的規格、總長是否符合要求。
3.3.2 穿筋時,帶有端桿螺絲的預應力筋,應將絲扣保護好,以免損壞。鋼筋束或鋼絲束應將鋼筋或鋼絲順序編號,并套上穿束器。先把鋼筋或穿束器的引線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一端穿出,然后逐漸將鋼筋或鋼絲束拉出到另一端。
3.3.3 鋼筋穿好后將束號的在構件上注明,以便核對。
3.4 安裝錨具及張拉設備:安裝錨具及張拉設備時,對直線預應力筋,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在張拉過程中相互重合;對曲線預應力筋,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末端中心點的切線相互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