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簡介
本工程道床分為整體道床和碎石道床兩種。碎石按相關技術標準采用一級道碴。
庫內整體道床采用鋼軌扣件與混凝土整體道床直接聯接方式。扣件與整體道床和檢查坑的聯結采用雙頭螺柱與螺紋套管的聯接方式。采用在整體道床(或檢查坑)上預留螺紋套管的方式。施工時先確定螺紋套管的絕緣電阻不小于10 Ω后預埋施工,螺紋套管和螺栓聯結的屈服拉力應大于75KN.預埋螺紋套管的施工應在結構施工時同時進行。庫內1.2m寬普通檢查坑、低地面架空股道檢查坑(柱式檢查坑)的鋼軌鋪設也采用預留螺紋套管方式,鋼軌扣件與整體道床相同。
運用庫二內混凝土寬枕碎石線路鋪設段、庫外工程車臨時停放線(L-7~L-8)和停車線(L-9~L-10)混凝土寬枕碎石線路鋪設段的鋼軌扣件采用彈條Ⅰ型扣件(TB/T1495.1-92),軌枕按每千米1520根布置。
庫外車場線的混凝土枕碎石道床鋪設地段(L7~L10除外)均采用YⅡ-F型預應力混凝土枕和彈條Ⅰ型扣件(TB/T1495.1-92)。車場線軌枕按每千米1440根布置。
庫外車場線的木枕碎石道床鋪設地段均采用油浸防腐木枕和分開式彈性扣件,木枕按每千米1440根布置(采用Ⅰ型木枕)。
整體道床一般間隔12.5m設置道床伸縮縫,結構沉降縫處設道床沉降縫。
2 基標測設
鋪軌基標是軌道鋪設平面和高程的基準,基標測設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軌道鋪設質量,為此,基標測設必須準確,以確保軌道鋪設的質量,為列車平穩安全運行奠定基礎。
⑴ 工作程序
① 從業主授權的測量監理處辦理控制點或中線點的交接樁手續,在15天內進行復核測量并上報資料。見圖8-25.
② 根據控制點、鋪軌綜合圖及規范做鋪軌測量實施方案,交駐地監理審核,報業主授權的監理公司同意后實施。
③ 利用調整好的線路中線點或施工控制導線點和施工控制水準點測設基標,由駐地監理審核簽字,向監理部申請復測,經測量監理100%的檢核測量,合格后進行加密基標測量,加密基標測量由駐地監理旁站和檢核。
④ 軌道工程竣工后,承包商應向地鐵公司交樁和移交控制基標、加密基標的坐標和高程資料。
⑵ 線路中線控制樁測量
以地鐵線路施工控制網點起算,按設計要求測設線路控制樁。一般直線上每120m、曲線上每60m及曲線起止點、緩圓點、圓緩點、道岔起止點各設一個。
中線控制測量使用不低于2″級全站儀水平角觀測兩測回,測設的線路中線控制樁每1km~1.5km與施工網點聯測,以克服測量誤差的積累。
⑶ 基標測設
基標分控制基標和加密基標兩種。以測設好的線路中線控制樁為起算依據進行測設。
控制基標,一般直線120m,曲線60m及曲線起止點、緩圓點、圓緩點、道岔起止點各設一個。兩控制基標之間距離較近時,首先滿足曲線要素樁后可適當減少。控制基標應穩固,長期保存。
加密基標,一般直線6m,曲線5m各設置一個。
整體道床區段,所有基標(包括控制基標和加密基標)均埋設在線路中線上。
控制基標均采用等距等高方式埋設在軌頂面下500mm處,加密基標采用等距不等高。加密基標測設完成后,實測基標高程,并計算與設計軌面高程之差值,以滿足施工要求。
岔區基標埋設位置按照甲方及設計要求執行。
⑷ 基標埋設方式
鋪軌基標埋設時首先應將底板鑿毛,以增加基標與底板的粘結力,并以水泥砂漿初步固定。
控制基標埋設永久標志,加密基標埋設臨時基標,以滿足軌道鋪設施工的需求。
⑸ 基標埋設技術要求及精度標準
① 控制基標
使用不低于Ⅱ級(2″,2+2ppm)全站儀進行測量。直線段夾角與180°較差應小于6″,實測距離與設計距離較差應小于10mm,曲線段控制基標間夾角與設計值較差計算出的線路橫向偏差小于2mm,弦長測量值與設計值較差應小于5mm.
兩控制基標間距離測量相對誤差在直線段為1/5000,曲線段為1/10000.
高程測量按《規范》精密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作業,水準儀精度不低于DS1級(0.7mm/km),高程實測值與設計值較差小于2mm.
加密基標在控制基標的基礎上進行加密
距離測量誤差在直線段為±6mm,曲線段為±5mm.
橫向誤差(方向誤差)。相對于兩控制基標的橫向偏差一般為±1mm.
高程測量誤差,相鄰兩基標間實測高差與設計高差較差不大于1mm,每個加密基標高程實測值與設計值較差為±2mm.
② 道岔基標
岔心相對于線路中線的里程與設計值較差不應大于10mm.
鋪軌基標與線路的距離和設計值較差不應大于2mm.
鋪軌基標間距離與設計值較差不應大于2mm.
相鄰基標間距離實測高差與設計高差不大于1mm,高程實測值與設計值較差不應大于2mm.
3 道岔鋪設
碎石道床道岔采用汽車拉運,吊車配合人工予鋪的方式完成。
3.1 碎石道床道岔施工工藝流程
(圖見附件)
3.2 施工準備
① 落實所需材料和機具,檢查施工機具和設備的完好狀態
② 鐵路道岔為廠制定型設備,由鐵道部指定的專業廠根據設計圖生產, 但道岔質量也存在差別。道岔進場需要經過試拼、檢驗。
檢驗內容包括:
A道岔部件加工尺寸,如基本軌、連接軌,尖軌的鋸切尺寸,接頭處的孔距,孔徑、打孔后是否倒角;
B轍岔長度、前后開口尺寸;
C各類墊板加工尺寸、滑床臺高度;
D試拼后的道岔各部件連接后,各部位的尺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即岔頭軌距,尖軌尖端處軌距,尖軌跟端直股,曲股軌距,導曲線終點軌距,距導曲線終點2.5m處軌距,岔尾軌距,查照間隔和護背距離,交叉渡線試鋪后除檢查組成交叉渡線的4組7號單開道岔尺寸,還應檢查鈍角轍叉和銳角轍叉的前后開口尺寸,菱形的長短對角線尺寸,鈍角轍叉與銳角轍叉連接時是否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