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拓展培訓看我集團公司中青年骨干的成長 項目工程管理處 劉泰宏 我叫劉泰宏,作為公司參加高績效執行力拓展培訓的第二期學員,經歷了三天的培訓和思考,我對這非常有意義的三天做一下小結。 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相對優勢,求的生存和發展,那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比其他企業更具優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其他企業不可能模仿、難以移植的特點,對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在行業的地位、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施工企業而言,這些能力包括特殊技術、人才、管理措施等,其中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的是人才,最有拓展空間的是中青年骨干。 企業的中青年骨干的成長,離不開關鍵崗位上的老一輩帶動、支持和培養,在此次的拓展培訓中,我清楚真切的看到了我們公司老一輩的充分具有的這種甘當“人梯”的可貴品質,培訓第一天分組后,教練要求各組選出組長,我所在的第二組,大家一起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一分公司經理張玉喜,但是他卻堅定的說:“不要選我,不是我干不了,要讓年輕人干才有意義”,大家于是又逆著年齡梯度往下看--趙志鵬,于是趙志鵬帶領我們迎接了接下來的挑戰;在大家面對在風中微晃的8米高的空中斷橋正在躊躇時,米凱義第一個走出來,“我上吧”, 成功了!沉悶的局面打破了;當大家最后挑戰“畢業墻”的時候,教練要求全體學員在8分鐘內選出核心領導并完成全部的準備協調工作,大家又習慣的把目光投向參訓的集團公司領導;“不要看我們,讓趙琦來”,宋雙玉大聲告訴大家,于是趙琦帶領大家一起迎接挑戰;在團隊中挺身而出做“人梯”的人中,有一半的人已經兩鬢染霜.....。 正是有了甘為人梯的老一輩,我們的中青年骨干才能敢于擔當,勇于開拓,我們在挑戰“畢業墻”的時候充分看到了這種精神,我們的準備還沒好,教練的哨聲響了,不能爭論誰先上了,于是我們在最初的幾秒內就有四個人站上去組成了第二層人梯,全是中青年,四個人人中身體條件最好的李新發在我們連頂帶托的幫助下迅速攀上去了,緊跟著他迅速返回身把手伸下來把我拉上去了,很快我們把第三個第四個上來啦,我們突破了!我們不需要第二層人梯了!隨后隨著墻上的人不斷增加,局面終于打開了….,當我們所有人上去之后,最后搶著留下的又是年輕人,他們把別人用肩膀送上去的時候卻沒有想過自己怎么上…,于是上面兄弟的又倒吊下來,三個人的手握在一起,挽成生死結,大家一起艱難的登頂,14分鐘,沒有語言只有默契,我們成功了!掌聲一片,動人!難忘! 縱觀整個挑戰過程,勇于擔當,沖上去打開局面的第一批人是中青年,幫助老一輩和女同志上去的是中青年,為整個團隊留在最后的還是中青年… 當然,成長的過程不是完美的,但是我們看到了拼搏向上的朝氣,別忘了他們去培訓的路上談論的是誰的汽車性能如何好,哪家飯店那道菜味道不懶,十年的汾酒最近如何口感不對味,清明放假去哪玩…..。回來的路上呢?他們在討論我們的資源為什么不能合理有效的配置整合,我們各個基層單位為何總是各自為戰,我們的協調機制是不是有問題,我們內部的溝通如何改進…..這難道不能說明我們公司的中青年骨干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嗎? 可以肯定,中青年骨干今后的成長仍然要歷經挑戰和曲折,依然會留下遺憾,但是只要我們懂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必然是團隊的成功,只要我們真正收獲了同心同德、團結互助、不拋棄、不放棄的團隊精神,只要我們依然有勇于擔當的責任感使命感,只要我們依然有在團隊需要的時候沖在前面開拓局面的決心和勇氣,別的,重要嗎….